滑竹梁子属于新六大茶山中的勐宋古茶山。茶山有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其中新六大茶山包括南糯古茶山、布朗古茶山、帕沙古茶山、贺开古茶山、勐宋古茶山、勐宋古茶山,而滑竹梁子为勐宋茶山北边的一道山峰,盛产古树茶,并因此得名。
古六大茶山的分布与特征
1、革登茶山
位于象明乡西北部,茶园主要在新发、新酒房、直蚌等村寨。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壮,满披银茸。
革登山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处都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对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
2、莽枝茶山
位于蛮砖茶山西北面,与革登茶山相连,与孔明山遥遥相望。茶园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安乐、小曼丫等老村寨。莽枝茶山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
3、倚邦茶山
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是多民族的高山区。
倚邦茶山位于勐腊最北部,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望易武茶山,茶区包括倚邦、曼拱、习崆、架布、曼松等茶山。
4、易武茶山
位于勐腊县易武镇,为茶马古道第一镇。与老挝仅一山之隔。也是江内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易武茶山茶园众多,南部有易比、三合社、易田、高山、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张家湾等,俗称易武七村八寨。最东边是临近老挝边境的刮风寨。
易武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到十九世纪,易武茶山日渐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
易武茶山的前身是曼撒茶山,后曼撒茶山衰落,中心迁往易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世面上拍卖价最高的普洱茶“号”级茶,基本来自于易武。
5、蛮砖茶山
位于象明山以南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
6、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基诺乡境内,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莽枝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攸乐茶山主要居住民族是基诺族,古茶园分布在龙帕村、巴来村等。
新六大茶山的分布与特征
1、南糯古茶山
地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东距景洪市20多公里,海拔1700多米,据记载已有1700多年种茶历史,现居住居民以哈尼族为主。
民国初年,澜沧江以南的车(里)佛(海)南(峤)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中心产地,南糯古茶山与佛海(勐海前称)茶厂一道迅速享誉天下。
南糯山茶园总面积21600多亩,其中古茶园有12000亩,最为完善的是竹林寨、半坡老寨。南糯山半坡老寨有800树龄的人工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在西双版纳是生态环境最好的一座古茶山。
2、布朗古茶山
是我国唯一布朗族民族乡,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布朗山位于滇南边陲勐海县中缅边境,东与景洪市勐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
海拔在535—2082之间。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古濮人之后,他们善于种茶,布朗族迁徙到布朗山的历史和植茶史迄今已有近千年。
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龙等寨子的古茶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
3、帕沙古茶山
位于格朗和乡南面,距离勐海县城30多公里。
帕沙村委会辖5个哈尼族寨子,每个寨子都有大片古茶园,帕沙村的古茶园是版纳古茶山中整体树冠最大的一片古茶园。
帕沙古茶园大树成片,都未曾矮化过,老寨茶王树树干干围2米,高约10米,在版纳古茶树实属少见。
4、贺开古茶山
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西南面。贺开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曼迈、曼囡、曼弄老寨、曼弄新村的拉祜族寨子,贺开古茶园也是在西双版纳州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
5、勐宋古茶山
勐海境内老茶园分部点多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坝檬、大曼吕、那卡,是勐海县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拥有茶园面积3.3万亩,古茶园3800亩,勐宋乡不远的保塘旧寨,有勐宋茶山最古老的茶树。
勐宋茶山北边有西双版纳最高的山峰—滑竹梁子,海拔2240米。那卡拉祜族寨古茶园出产的大数茶茶香高飘,品质极佳。
6、巴达古茶山
位于勐海县南部与缅甸接壤,古茶区面积包括勐海县巴达、西定。巴达古茶山拥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野生茶树在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品种为大理中叶茶种。
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树王”就生长在这个群落里,可惜近些年已经死去,只留下一个供人参观的遗址,令人唏嘘。
同一山区还分布有3451亩栽培型古茶园资源。巴达山古茶园最多的寨子是章朗,章朗寨有1400多年历史。
滑竹梁子茶区的特点
“勐宋”一词源自傣语,意为“高山上的平坝”。
滑竹梁子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它被称作西双版纳之巅,西双版纳海拔最高峰2430米就在这里。每个去过滑竹梁子的人,都说这里难走,公路只到半山腰,然后只能骑摩托车或步行上古茶园。
滑竹梁子古树茶园海拔在1650米到2100米之间,各寨茶园连成一片,古茶树高大,树龄长久,茶园面广。生长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
滑竹梁子普洱茶的品质特征
香:蜜香,浓郁,挂杯持久,且茶汤中蕴含糖香。
甜:甜度似乎携裹着丝丝清凉感,而后又与浓稠汤汁溶合携裹于一起,甜的很干净,于口腔各部渗透显著且持久,8~10泡后随汤汁稠度减退,甜度愈发显著。
苦:微苦而不停滞,瞬间便消逝,第5泡开始减退。
涩:涩很孱弱,几乎被汤汁的稠和甜度覆盖,第6泡~第8泡期间相对会显著些,但如若不静心品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化开速度快不滞留。
生津:有生津,显孱弱,第3~5泡相对突出。
喉韵:甘甜于黏着于喉咙部位持续发力,持续时间较长,新茶置放1年左右即特别明显。
耐泡度:常规冲泡18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