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曾一度作为贡品,献于宫廷,明朝闻尤《茶笺》一书称:“六安精品,入药最佳”。解放后,三次被评为国家优质名茶,出口到香港等地。据周恩来总理的卫士乔金旺回忆,总理病重期间,有一次突然提出想喝六瓜片茶,办公厅的人费了很大周折,才满足了他老人家的心愿。喝过茶后,总理解释说,抗战初期,新四军军长叶挺曾送他一大筒茶,喝了这种茶,就好像看到了叶挺将军。可见六安瓜片在两人心中的位置。
瓜片茶是中的名品,但由于产量的制约,很多茶客对它“只闻其名,未见其容”。绿茶按外形区分,可有7种,一是扁平挺直状的,如西湖龙井;二是芽茸状的,如;三是芽苞状或芽尖状的,如、;四是圆珠状的,如平水珠茶;五是眉条状的,如屯绿;六是针状的,如南京;还有一种便是片状的,其代表品种就是六安瓜片了。
顾名思义,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县,外形似瓜子,呈片状。实际上这句话还不够准确,六安瓜片的真正产地的安徽省的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故又称“齐云名片”。而之所以称“六安瓜片”,主要是因为金寨和霍山两县旧时同属六安州。这个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备了良好的产茶自然环境。更为奇特的是,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
六安瓜片的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窍散风之功效。如此优良的品质,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离不开精细考究的采制加工过程。瓜片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谷雨致电立夏之间,较其它高级茶迟半月左右,攀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随攀随炒。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仅烘片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然后趁热密封储存。果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