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之一,然而在没有生产咖啡的国家里,又有几人能见到或认得咖啡的果实呢?
不同的品种,咖啡果实的大小也会不同,但总的来说咖啡果实的大小就像小号的葡萄。不同于葡萄的是,咖啡果实中心的种子占了整颗果实的大部分,表皮及其底下的一层果肉(果胶)占比很低。
所有的咖啡浆果一开始都是绿色的,随着日渐成熟,果皮颜色也日益转深,通常成熟果实的果皮颜色是深红色的,不过也有些品种是黄色的,有时黄果皮的咖啡树与红果皮的混血后也会产生橘色果皮的品种。果皮颜色虽然不被认为与产量有关联,但生产者却往往避免种植黄果皮咖啡品种,因为辨识成熟度相对较困难。红色果皮的果实会从一开始的绿色变为黄色再转为红色,因此手工摘时更容易辨识出成熟果实。
果实的成熟程度通常与其含糖量多寡有直接关联,而这正是种出美味咖啡的决定性因素。概括而论,果实含糖量越高代表咖啡质量越好。但是,不同的生产者可能在不同的果实成熟阶段进行采收,有些生产者认为混合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可以增加咖啡风味的复杂度,不过所有浆果都必须有一定的成熟度,不能有任何一颗过熟,以免产生出一些令人不悦的风味。
当咖啡果实成熟时,果肉部分令人讶异地美味,像是十分讨人喜欢的蜜瓜般香甜,伴随着一点清新宜人的果酸,有时咖啡果实会拿来榨汁并调制成一些饮品。但是即便咖啡果实完全成熟,果汁量也不多,且必须先把种子与果皮、果肉分开。
咖啡的种子,也就是咖啡豆,由许多结构组成,大部分都会在生豆精制处理阶段去除,留下我们拿来研磨及冲煮用的咖啡豆。种子的外层具有保护作用,称为内果皮(parchment),往内还有一层薄膜,称为银皮(silverskin)。
大部分的咖啡浆果内都有两颗咖啡对生种子,相连的面会随着果实生长呈现平面状态。偶尔会只有一颗种子在浆果中,称为小圆豆(peaberry),它不像平豆有一面是平面,而是呈楠圆形,占总体产量的5%左右。通常小圆豆会特别分离开来,因为有些人相信它具有特别讨喜的特质,也有人认为小圆豆必须用不同于平豆的烘焙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