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云南民族茶文化形成的六大因素
一种文化的形成是与很多因素相关的,而民族文化的环境是民族茶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是在文化发生发展的早期,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越大。下面就影响云南民族茶文化形成的六大因素做一详细介绍。
一是环境因素
云南的民族茶文化,不像内地茶文化那样,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发展顺序,而是五彩缤纷,各有特点。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新石器时代的云南文化,由于地理条件的缘故,形成了横断山脉云南高原区和滇南山间盆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前者的特征是房屋遗址、瓮棺葬、穿孔石刀等,后者的特征是洞穴遗址(中晚期为贝丘遗址和台地遗址)、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夹沙拍印绳纹粗陶(晚期有几何印纹软陶)、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建筑等。同样,也正是因各民族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产生的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多样性。
二是族源因素
由于与云南的自然地理相关联,云南的民族形成了各自一定的活动范围格局并分属为藏缅语族的氐羌族系、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百越族系、属孟一高棉语族的濮族系、属苗瑶语族的苗瑶族系(此族系进入云南时间较晚,基本是明、清时期从湖南、贵州和两广迁来的)。在横断山脉区及往南的滇南帚形山系及河谷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是甘青高原和东南亚地区民族往来的通道,而滇南山间盆地区的南盘江、元江流域,又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越南同云南各族来往的通道。
三是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因素
约在春秋至西汉,古氐羌系的一些民族先民,不断沿甘青高原南下,进入云南横断山脉区、滇东高原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继续沿着横断山脉的几条大江南下,不断同当地土著居民相融合并经过分化形成新的族群,逐渐成为云南今天藏缅语族彝语支、景颇语支和缅语支的各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是在这一地区,最早北上的属南亚语系孟一高棉语族的族群与土著居民濮人融合而成今天孟一高棉语族的佤、德昂及布朗族的先民。傣、壮两族的先民则是原来分布于今广西、云南南部和东南亚各国的古越人。在横断山脉区和云南高原区主要受西北内陆文化的影响,而在滇南山间盆地区,则主要受东南沿海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民族迁徙带来的文化交流中,澜沧江流域的古老居民濮人,把他们的茶文化传播至其他族群,形成了在云南各民族中对普洱茶的认同。
四是居住因素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与分化,并以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调,形成了同一民族大分散、小聚居,有规律分布,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却又和谐共处的格局。如藏缅语族各民族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横断山脉区和云南高原区,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各族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滇南山间盆地区的坝子,孟一高棉语族各民族多分布于滇南山间盆地区的山区(半山区),苗瑶语族各民族多分布于滇中、滇东的高海拔和滇南的低海拔山区。根据云南的立体地形,各民族又可分为居住坝子和河谷地区、居住半山区、居住高山区三种文化类型。
由于居住环境的同,各民族因而发展了自己与环境相适应的饮食茶叶品牌文化,如北部高海拔山区的民族如纳西族、彝族的土罐烤茶、油茶,藏族的酥油茶具有良好的驱寒增加热量效果,而南部低海拔和河谷坝区的民族,如布郎、德昂、基诺族则发明了酸茶、凉拌茶和竹筒茶,具有很好的解暑、提神、开胃效果。
五是发展的差异性因素
云南民族不仅有起源上的差异,也由于发展的过程中条件的差异,因而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具体说,居住在坝子及云南内地的民族,由于交通的便捷和外来人口流动的频繁,因而社会的开放程度较高,对异文化的吸取也比较多,文化的发展也比较抉。故而在茶文化方面,吸收内地茶文化较多,如白族三道茶,已从茶俗上升包含茶礼、茶德、茶艺、茶道的综合文化层面,在器、型、艺、境等方面已远较边远民族地区的质朴古老的茶文化更为丰富。
六是文化变迁因素
由于历史上云南社会与中原王朝及周边地区的关系因时变化,与不同的文化都产生过碰撞,易形成不同的文化变迁,如白族、纳西族、回族等,茶文化的变迁程度较高。居住在边远山区的民族,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社会变迁程度低,文化的形成更易受传统和自然地理的影响,共茶文化更具有原发性特色和地域性特色。另外,对于一些文化较为丰富,自成系统的民族,如傣族,抗拒变迁的能力更强一些。而一些文化形态发育尚不够充分的民族,抗拒变迁的能力就相对弱一些。
以上就是对影响云南民族茶文化形成的六大因素总之,云南复杂的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条件(大多数历史时期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少数时期与周边东南亚关系密切,向印度洋开放,中原王朝对云南的政策时有变化),多种族群的迁徙、交汇、碰撞,这些都是众多的云南民族和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茶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