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末年,福建转运使蔡襄有鉴于“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未曾有闻”的缺憾,遂作《茶录》二篇,专从建茶点试角度论述茶之品质及点试所用器具,为宋代点茶茶艺奠定了艺术化的理论基础。
此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对点茶之法也作了详细的论述,从这两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点茶法的全部程序。
1、碾茶
先将茶饼“以净纸密裹槌碎”,然后将敲碎的茶块放入碾槽中,快速将其碾成粉末。
如果吃的是陈年旧茶,还要先完成一道“炙茶”的程序,即用开水将陈年茶饼浸渍一会儿,再将茶饼表面的膏油刮去一两层,再用钳子夹住茶饼在微火上炙烤干爽后再碾茶。
2、罗茶
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罗中细筛,确保点茶用的茶末极细,这样才能“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色”。
3、候汤
点茶候汤包括两个部分,选水和烧水。
宋人点茶亦讲究水质,《大观茶论》就明确指出点茶之水的标准:“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关于烧水,也就是把握烧水的火候以及水烧开的程度,只有掌握了适当火候,才能点出最佳的茶。宋代烧水是闷在汤瓶中煮的,看不到烧水的过程,所以很难掌握火候。因此蔡襄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
到了南宋,罗大经与好友李南金将煮汤候火的功夫概括为四个字:背二涉三,也就是刚过二沸略及三沸之时的水点茶最佳。罗大经还认为不能用刚炉火的水马上点茶,这样的开水太老,点泡出来的茶会苦,应该在汤瓶离火后,等瓶中水的沸腾完全停止后再用以点茶,并作诗一首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这:“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
4、熁盏
调膏点茶之前,先用开水冲涤茶盏,宋人认为“熁盏令热”,可以使点茶时茶末上浮,“发立耐久”,有助于点茶的效果呈现。
5、点茶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先在茶盏中放茶末,然后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极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注开水一边用茶匙(徽宗以后用茶筅为主)击拂,即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直至点出满盏的末饽。
宋徽宗发明了七汤点茶法,在《大观茶论》中将点茶要诀作了详细叙述: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疎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
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力过也。”
注汤击拂点茶时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徽宗将之细致分成七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很短暂,但点茶人却能从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官体验,体味到点茶时细腻而极致的美学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