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始终贯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在统筹做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三茶”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纳溪特早茶产业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做强产业持续擦亮“特早茶”品牌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和培育‘精制川茶’重大战略目标,按照‘一核两区三带’规划布局茶产业发展。”这是纳溪区推进茶产业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坚持生态种植、推进茶园高标准建设,是纳溪区加快“三茶”统筹发展,实施园区带动茶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纳溪区以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提档升级茶产业,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打造中国特早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形成辐射川滇黔渝结合部的茶叶交易中心,做大做强做优“纳溪特早茶”区域公用品牌,拥有各类茶叶品牌61个,“纳溪特早茶”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配套高标准水肥一体化设施,施放捕食螨、使用诱虫板、安装风吸式杀虫灯等防治病虫害。”如今,行走于纳溪茶山间,就会惊喜地发现,茶园里到处都充满生态、有机元素。
纳溪区现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年总产量2.3万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实现83亿元,建成有机茶基地1个,省级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培育名优茶加工企业126家,拥有名优绿茶、名优红茶等加工设备4000余台(套),年加工能力2.5万余吨,机械化加工率99%以上,茶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纳溪区出台《关于加快百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近2亿元,支持茶产业发展,持续举办“四川茶叶开采活动周”和“纳溪特早茶产品推荐会”等茶事活动,不断提升“纳溪特早茶”品牌影响力,先后荣获“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四川省茶业十强县”等殊荣。
数字赋能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化手段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茶叶生产效率还提高了20%以上。”3月26日,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学丰表示。在护国镇智能化茶园基地,相关数字化设备根据茶山环境科学设置,茶苗不需要手动浇水施肥,通过智能化平台就能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灌溉,实现节水省肥、减轻病害、增产增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目标,让茶园焕发出勃勃生机。胡学丰表示:“通过5G网络,专家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诊断病虫害,提升茶叶产出品质。”
纳溪区依托物联网系统在全区茶叶核心产区——护国镇梅岭村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作为数字茶园核心指挥枢纽。通过平台开展数字茶园信息发布场景应用,一键即可对智慧雾灌系统、肥水药一体化系统、可视化远程视频监控等一系列数字技术设备进行远程智能控制,实现对茶园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纳溪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茶园,探索“数字+茶园”的新发展模式,持续深化与中茶所、国硒中心、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以产品为核心推动茶产业整体升级。制定《云溪人才新政》配套文件,引进茶叶专业人才。加快构建现代茶产业绿色生产体系……面向未来,纳溪区严格按照“种好茶、制好茶、售好茶”发展思路,积极开展茶产业科技创新路径研究,力争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茶旅融合乐了游客富了村民
如何才能从“卖茶叶”升级到“卖风景”,纳溪区在创新探索。
文化铸魂,跨界融合。近年来,纳溪区按照“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融合”理念,推进茶园景区化建设,探索“茶园+研学实践”“茶+酒”等融合模式,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在大渡口镇凤凰湖村拂羽茶园里,游客漫步茶园感受春色,体验采茶的乐趣;制茶区,大伙体验杀青、揉捻等制茶流程。
纳溪区完善茶园基础设施,茶园间套种珍稀树木、花卉、果木;修建观光亭台、茶文化雕塑等,实现茶园公园化、景区化,促进茶旅融合。“不仅能品茶香茶韵,还能感受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真是一举多得,不虚此行。”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先生带着家人在白节镇团结村特早茶基地游玩后不禁连连赞叹。
茶旅融合不仅带动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也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促进村民增收,实现“1+1>2”的效应。“二月以来,每天都有几桌游客在我这里就餐,节假日爆满,他们离开时,还要买点竹笋、土鸡土鸭等农副产品。”白节镇皇观村农家乐老板熊加金说。
纳溪区打造多条精品茶乡旅游路线,建成具有观光功能的茶园面积达12万亩,具有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等为一体的茶叶生态休闲游、茶园风情体验功能的瀚源、凤岭茶庄2个,特色农家乐150家,培养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每天可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全年可接待35万人次,年茶旅收入达9亿元。茶乡旅游已成为纳溪文旅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茶叶,不仅是纳溪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更是纳溪响誉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