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很多,会了解茶的方方面面,喝的时候也会细细地从茶的来源人文、干茶的性状香气、茶汤的滋味汤色、叶底的色泽形态等,尽量多了解一些情况,所以至今仍对许多喝过品过的茶,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做过许多茶的介绍,有的茶是自己亲手采摘、亲手制作的,对那款茶的茶树形态、采摘嫩叶外形、制作过程中各阶段的香气以及变化、有什么特征特点以及问题等,都可以头头是道、娓娓道来,就像还在茶园采摘、还在茶厂制茶、还在老师指点下品喝;有的茶是自己泡过喝过的,介绍起来可以自然生动精到,内容可以信手拈来,仿佛手边就是那杯茶;有的茶只是有人讲解过、网上查询过、或书上见识过,心中有个大概,但只能鹦鹉学舌、照搬硬套,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向往着,什么时候能亲手泡一次、亲口尝一下!
向往着的茶越多,就越能体会出,当年的赵州从谂大师“吃茶去”的三字禅经,禅修如喝茶,需体验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如同喝茶、洗钵、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只有通过实践亲身体验,方能甘苦自知。
“饭罢浓煎茶吃了,池边坐石数游鱼”、“粥去饭来茶吃了,开窗独坐看青山”、“禅余高诵寒山偈,饭后浓煎谷雨茶”,那场景,多么自然、无求、自在,真正地做到了无论是曾到、新到、还是院主,都照样“吃茶”,这杯茶也正是大师平常心之所在。从谂大师以极平常的、人人能自己做到并完成的一杯茶,消除了众人心中之所执。
喝茶,犹如人生,贵在亲身体验:有的茶,以霸气取胜;有的茶,以细腻取胜;有的茶,以高香取胜;有的茶,以名气取胜;有的茶,以冲击力取胜;有的茶;以罕见稀有取胜;有的茶,以趣味得瑟取胜;有的茶,就没打算取胜……
正如台湾范增平老师所描述的喝茶的味道:喝岩茶是黃山归来不看岳;喝是无味乃至味;喝是市民生活的休闲味;喝是故乡春天的味;喝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喝阿里山茶是原始森林的味;喝文山包种茶是台湾下午茶的感觉;喝东方美人膨风茶是秋收控垚的蕃薯人情味;喝桃园龙泉茶是一种客家人的味……
想要知道茶汤里的内容,你只需亲身体验,亲自喝上一口,自然便什么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