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白琳工夫”的现状以及变迁也无法准确的获悉。在“白琳工夫”的悠久历史中,白茶改制红茶的这段变革对于“白琳工夫”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白琳工夫”红茶,兴起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迄今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初用普通茶叶制造,1926年至1928年间,资本雄厚的南、广帮(南帮指的是闽南资本家金泰等,广帮指的是广东资本家厂泰等)在白琳开设茶馆,收购红茶,本地茶商则以包装精制获得蝇头小利。起初人们都认为白茶与普通茶树不同,叶厚、有绒毛,无法揉软发酵,纵能改制红茶,价格也远不如银针。
“可是一次巧合的机遇却意外开辟了‘白琳工夫’的新时期。”。1930年,白茶停止收购。当时福州高丰茶行经理吴少卿选购一些安徽祁门红茶,正在开箱检验,福鼎合茂智茶行老板袁子卿在场,品其茶味醇香芬芳,色泽鲜红似桔,比福鼎“白琳工夫”(红茶标)尚胜一筹,袁子卿认为这和品种土壤气候有关,闽茶望尘莫及。事有凑巧,袁子卿回到福鼎时,有一翠郊茶贩名为吴德康,收购的白茶青卖不掉,未加细心管理,堆在一起发热变红,想冒充红茶出售,袁子卿见其色泽近似祁红,遂悉数收购并自行提取大白茶鲜嫩叶料试制。他先将白毫茶青放在日光下晒到六七成干,用手揉软,搓成一团团,置于茶篓内,盖以布袋,发酵三小时,抖散三小时,抖散晒干,按工夫茶操作过程,精制五十二箱,运到高丰茶行,外商一经鉴别,立时成交,得价比红茶标高一倍。白茶改制红茶的高利润刺激了上海华茶公司,于是1934年派人来白琳监制,定名为“桔红”,此为白茶改制红茶的开端,它的品质特征代表“白琳工夫”高级茶的独特风格,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白琳工夫”红茶,以得天独厚的外形,幽雅馥郁的香气,浓醇隽永的滋味,占领了国内外市场,中外茶师谓之“秀丽皇后”,并以“白琳”和“祁红”相拼配,而在国际市场上称雄。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全国工夫红茶评比中,“白琳工夫”以独秀外形,香高持久等特点,荣获季军。
抗日战争暴发前,福鼎茶叶总产量曾达三万多担,但茶叶生产与国际市场的兴衰息息相关,百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产销情况起落无常。解放前夕,总产下降为一万担,直到解放后在政府的重视下,才获得迅速发展。